职工之家
浅谈文化建设对科室工作的促进作用
修复科 白保晶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室面临的竞争、发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科室的竞争,不仅仅是医疗技术、设施、设备的竞争,更是人才、管理、文化等的竞争;不仅仅是医、教、研综合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力的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竞争。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加强科室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科室的各项改革,加快实现科室跨越式的发展。
任何一种行业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要确保科室文化的先进性,既有科室的特色,符合实际;又要与时代要求合拍,坚持与时俱进。对于修复科室而言,医、教、研是“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制定适合科室实际的“二级文化”战略,对于促进科室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带动医、教、研水平的全面提高有重要的意义。科室文化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具有自己的特色,符合科室实际,贴近职工思想,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科室文化创新的源泉。基于以上观点,修复科群策群力为科室制定出了服务宗旨和核心。他们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义齿和满意的服务——宗旨;精心雕刻献耐心 ,义齿真情求质量----核心。为配合医院文化建设,修复科做了如下的工作:
1、更换了墙报和宣传栏,扩充了大量的宣传展板,内容除普及修复专业知识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就诊流程介绍,义齿使用注意事项、义齿保修制度以及患者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文字和图片内容,印发了与修复有关的宣传册,放在候诊室便于患者阅读了解与就诊有关的事宜。力图将修复科就诊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式提前告之患者,以期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做到防患于未然。
2、在候诊室放置意见本,便于科室及时了解患者意见并对意见进行反馈,科内设专人负责登记记录,及时处理。对于有批评意见的人员,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以利改正。
3、遇有疑难病例,不许相互推诿,轻易退号。首次修复不成功,除非患者本人坚持退费,首诊医师不得在未经临床组长或上级医师会诊前擅自提出退费处理,而应积极寻找原因,返工重做。
4、指派专人进行网上答疑。
5、在候诊室挂上患者赠送的锦旗,有助于增加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便于医患沟通;
6、完善值班主任制度,定期总结记录内容,及早发现问题,由被动处理向提前防范转移。
7、对于特殊或疑难以及新技术修复病例,留有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在科室文化提升过程中,我们发动全体职工一起参与,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科室文化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不是唯一的工作,科室文化的作用虽然很大,但不能代替科室其它工作,在科室文化的建设中,着力培养和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职工与科室同生存、共忧患,为科室发展竭尽全力;要注意把集体主义同培育科室精神相结合,培养职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科室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构筑良好的科室文化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工作保护、娱乐休息环境以及文化设施等,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建设优美的院容院貌。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增强科室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科室健康发展。
通过科室文化建设我们认识到,医生要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要注意与病人进行沟通。大家认为,医生对病人的服务非常重要,这是吸引病人、提高科室信誉的首要条件,只要解决了服务理念,多为病人着想,并且以强大的技术作后盾,就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为此科里制定了具体措施,在分诊台代设咨询电话,及时回答病人的问题,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其次大家还意识到,仪器的先进虽然重要,但医生的专业诊断更为重要。医务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能做到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给予他们期望得到的帮助,才能得到病人的认可。三是要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医生常常认为病人不懂,说了也没用。而在病人看来,医生交待不够,对医生的解说不满意,认为说的不是他们想听的,就容易发生纠纷。这里面,就有一个沟通技巧的问题。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要作用,这就要求医生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和语言艺术能力。首先要求医生“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使他(她)感觉你亲切、可信。 “耐心”、“倾听”,在病人面前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最重要的一步。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医患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科室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努力改进,才能不断进取,使文化建设起到促进科室工作的作用。
下一篇: 浅谈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体会